分节阅读 340(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6049 字 2019-04-21

“说说理由吧。”

“大人可以命令杨贺副总兵从复州方向朝着盖州发动进攻,依托水师的配合,拿下盖州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尽管皇太极会安排重兵在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防御,可他们难以抵挡郑家军犀利的进攻,一旦郑家军拿下了盖州等地,皇太极必然会抽调兵力防御,若是失去了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辽阳和沈阳等地就遭受到直接的威胁,这是皇太极无法忍受的。”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徐先生说到的是围魏救赵的战术思想吧,这个建议不错,但也存在问题,那就是郑家军是不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拿下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从地理位置上面来说,拿下盖州问题不是很大,依托红夷大炮、毛瑟枪的威力,后金鞑子就算是有着铜墙铁壁的防御,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想着快速拿下耀州和海州等城池,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大人说的是,属下是从不出兵北直隶的角度出发分析的。”

郑勋睿扭头对着郑锦宏开口了。

“锦宏,你认为是出兵北直隶好,还是从复州方向发动进攻的好。”

郑锦宏愣了一下,很快开口了。

“属下认为出兵北直隶是最好的。”

“哦,说说你的理由。”

“后金鞑子入关劫掠,没有后援,他们依靠的是强悍的战斗力,才无所忌惮的,一旦他们的进攻遭遇到挫折,不管谁是指挥官,都会担心的,而且他们深入关内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屡屡获得胜利,这一次更是打败了熊大人率领的五万前军,气焰肯定是嚣张到了极点,有自信是好的,但自信过头了,军心必然懈怠,认为谁都不在话下,郑家军这个时候出动,一定能够给与后金鞑子致命的打击。”

郑勋睿张开嘴呵呵笑了。

“锦宏,不错,你的进步很快,认识能够到这一步,看样子这些年经过了很多的努力,进军北直隶和从复州方向展开进攻,说起来直接杀入北直隶强一些,不过我倒是认为,郑家军此次需要从两个方向展开进攻,一方面进军北直隶,一方面从复州防线展开进攻,一实一虚,以进攻北直隶为主,以从复州方向发动进攻为虚。”

“郑家军与后金鞑子几次交手,皇太极不可能不注意到郑家军的一举一动,多尔衮同样会注意,一旦郑家军从复州方向展开进攻,皇太极和多尔衮都会认为,郑家军主攻的方向就是盖州、耀州和海州了,他们不会想到郑家军会进入到北直隶作战。”

“话说到这里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郑家军出兵北直隶,并非是我主动的,只不过我不想北方大乱,乱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其实这次的征伐,有着很大的危险,入关的后金鞑子有十五万人,谁要是敢于夸口说彻底剿灭这十五万的后金鞑子,那一定是疯了,后金鞑子人数众多,那么进入到北直隶的郑家军将士,不能够太少了,否则可能陷入到被动挨打的局面之中去,既然迎战后金鞑子,那就要通过一次到两次的战斗,打的后金鞑子胆战心惊,打的他们不敢继续在北直隶停留,和崇祯九年的情形一样,唯有快速撤离。”

“郑家军为的是大局,希望有些人能够明白。”

第五百一十九章响鼓也需重锤

内阁次辅张凤翼的信函,与兵部的敕书同时抵达淮安的漕运总督府,所有的情况终于真相大白。信函和敕书直接送到了火器局,郑勋睿正在火器局督促毛瑟枪、红夷大炮和弗朗机的生产,看过信函之后,他的眉头再次皱起来。

陪着郑勋睿的徐望华和郑锦宏也仔细看过信函。

徐望华的神色还算是平静,郑锦宏却有些忍不住了。

“真的是想不到,密云卫和营州卫两万人,不敢和后金鞑子交手也就罢了,居然投降了后金鞑子,也难怪熊大人会遭遇到如此的惨败。”

郑锦宏说完之后,徐望华跟着开口了。

“朝廷将所有的责任怪到熊大人的身上,且将熊大人关进大牢之中,这是很不明智的,北直隶的局势已经是岌岌可危,任何人指挥作战,都不敢保证能够取得胜利,若是战斗失败主帅就被关押到大牢里面,那谁还敢指挥作战啊。”

郑勋睿来到火器局,就是催促火器局加快生产的节奏,此次出征北直隶,郑家军至少保证有两百门以上的红夷大炮和五千柄毛瑟枪,其实火器局已经是日夜连轴转了,陕西和复州等地都需要毛瑟枪和红夷大炮,工匠就是不吃不喝,也只能够生产那么多的火器,好在工匠的薪酬是保证到位的,有了足够的饷银,工匠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

郑勋睿开口了,但没有说到文书上面的事宜。

“徐先生,锦宏,文书上面说到的事宜,我暂时不说,可你们注意到没有。多尔衮此番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其中有不少的汉军,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都参与作战了,如此重要的情报,京城的暗线居然没有能够侦查到,这是重大的失误。”

徐望华和郑锦宏两人对望了一下。都低下头了,他们两人是郑勋睿的绝对心腹,都是可以直接插手暗线事宜的,郑勋睿说的不错,此番后金鞑子入侵关内,有汉军参与作战,这样的情报暗线居然没有侦查到,尽管说暗线重点是了解京城内部以及朝廷的诸多情况。

“汉军参与作战,意义不一般。皇太极高瞻远瞩,明白仅仅依靠满八旗和蒙古左右营是难以有大的作为的,此番命令汉军入关作战,而且是大清的睿亲王指挥,这说明皇太极已经想到联合各方面的大军作战了,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麾下的汉军,作战能力是不错的,当年在登州和莱州作战。这些汉军是经受过磨砺的,而且汉军最大的优势。就是进攻城池,多尔衮的安排很不错,洪承畴驻守的延庆州城,真的有危险了。”

回到漕运总督府,郑勋睿刚刚进入书房,巡漕郎中李攀龙进来了。

李攀龙已经是正五品的巡漕郎中。不过他主要还是在总督府,协助徐望华协调总督府的所有事宜,这么长时间过去,他已经是郑勋睿的心腹之一。

“大人,松江华亭的陈子龙前来拜访。正在府衙外面等候。”

郑勋睿愣了一下,他记得陈子龙是去年的进士,吏部授官广东惠州府司理,因为继母病亡回家奔丧,故而没有去上任,要说他与陈子龙的见面,还是在崇祯四年会试的时候,那一次陈子龙落榜了,之后两人就没有见过面了,不过郑勋睿印象深刻的是,当年他还在江宁县的时候,陈子龙专门拜访过他。

“李攀龙,你带着陈子龙到厢房等候,我一会就过去见他。”

进入厢房,第一眼看见陈子龙,郑勋睿感觉到陈子龙老成稳重了不少,当初陈子龙脸上总是带着慷慨激昂的神情,不过这次见到,平静了很多,而且在郑勋睿的印象里面,陈子龙与张溥等人的关系是不错的,但没有加入到复社和应社之中。

看见郑勋睿进入厢房,陈子龙连忙站起身来,抱拳稽首行礼。

“在下陈子龙,崇祯十年进士,拜见郑大人。”

郑勋睿摆摆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