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250(2 / 2)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1316 字 2020-05-21

那士卒道:“后来见得多了,现在啥也想不起,就是觉着没好死的人身上都有臭味。”

说话之间,那两个说话的军士忽然看到了盛庸等人,便闭了嘴,默默地跟着人群步行。

盛庸转过头,看到骑马在身边的姚芳,便道:“见过血的剑,跟新锻的剑确实不同,有杀气。”

姚芳抱拳道:“大帅必胜。”

不过盛庸脸上毫无波澜,更没有喜色,他面无表情的样子、倒是稳得很。毕竟日军敢战,那便是对手;盛庸觉得自己便应该认真对待、重视此役,并用尽一切手段去获得胜利。

孙子兵法说得好: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没有哪个武将有理由,把战场当作儿戏。

中军各部将士休息了一晚上,次日下午,盛庸率主力抵达了钵伏山东面的平原地区。大军在距离日军前营约五里地的地方,修建营地工事驻扎下来。

平安的骑兵营,也向盛庸部靠拢了。自此,明军已将主要兵力汇聚到了战场。

战场周围到处都是游骑,好像谁也不清楚何时开始的冲突,早已在各处发生了小股人马的角逐。盛庸骑着马在四面奔走,亲眼察看各处的地形情况。

这是一片平原,明军的左侧是钵伏山,右侧是一条不知名的河。中间这片平坦的地方,宽度在六七里左右。

按照姚芳得到消息,日军总兵力在八万以内,人数比明军多得多。但是斥候反复打探之后,确定日军各部都在河流的西侧,并未在横面展开太宽;敌军放弃了横面宽度上的包抄优势、而增加大营纵深,显然对明军的战力也有比较充分的估计。

双方各数以万计的军队规模,距离在五里地,这样的形势让大战无法避免了。谁敢忽然全军撤退,必定会在追击之中、造成军队混乱与辎重损失。

此时明军中军对日军也有一些了解,通过斥候队见到的旗帜家徽判断,盛庸知道了日军的部署。西面是大内家的人马;中路是斯波氏、山名氏等大名的联军;东面是细川氏等部。

战场的东侧是一条河,河对岸仍然是一望无际的平坦地带,视线很开阔。只有西侧的钵伏山,可能会有一些战术计谋上的意外。

因为钵伏山东麓,下边地势不高、比较缓和,越往上越陡峭。奇兵若从山林里突袭对方侧翼,那是有可能办到的。

不过以日军的马兵状况,就算突袭明军侧翼,破坏力可能也不会太大。步兵则太慢了,冲出山林后的进攻突然性会大大降低。

盛庸观摩了许久,便率一队骑兵从左翼返回中军正面。这时平安、柳升等人也骑马迎面而来。

平安等人在马背上抱拳执军礼,纷纷说了简短的客套话。盛庸回礼,径直说道:“趁天气晴朗,明天一早便开战。”

“盛大帅痛快人。”平安微笑道。

盛庸没理会平安,指着柳升身边的一员武将道:“张指挥使,你明日不要去前方了,率部在左翼部署,准备反击树林里出来的日军奇兵。”

柳升将目光挪到了姚芳脸上,“大帅得到了甚么消息?”

盛庸摇头道:“我猜的。”

平安对柳升道,“安远侯不知道,盛大帅看起来像正人君子,实则狡诈得很。”

柳升并不想得罪盛庸,听到这里神情十分尴尬,没敢搭腔。

平安便又道:“左翼那大内盛见,实际有些本事见识,他的不幸、只不过是遇到了平某人,才落得要硬着头皮对阵的下场。大内盛见既然懂些兵法,他当然不会放过用奇兵这种手段;而今看来,只有那山上的树林里可能用得上奇兵。”

柳升附和道:“平将军言之有理。”

平安瞧了一眼盛庸,说道:“咱们盛大帅的主意,我帮他说出来罢了。你看他一声不吭,肚子里面却全是坏水,老在琢磨,你说这人……”

盛庸道:“此役之首功,非平将军莫属。”

平安听到这里,愣了一下,反而接不下去了。

盛庸一脸严肃道:“望诸位明日继续勠力,尽心尽力,不负圣上重托。”

大伙儿纷纷抱拳道:“末将等遵命。”

“驾!”盛庸吆喝了一声,赶紧骑马离开。这时平安的声音又道:“我明日作甚?盛大帅可是主帅。”

盛庸头也不回地说道:“骑兵不是几乎全都归你麾下了?”

诸军营的正面,此时仍能看到零星游骑活动。盛庸往北跑马一阵,便勒住战马,四下眺望。平坦的大地上,中间有个稍大的村庄,四处还有一些散落的房屋。放眼看去,能看到一些稻田、菜地,以及干旱未开垦的荒地,稀疏零星的乔木和灌木,偶尔可见小池塘。几处又小又矮的小丘上,种满了树木。

人们若不回头看后面尘土滚滚的军营,只看前方的开阔地,竟是一派宁静的田园景象。

胜算几何,早已在盛庸心中掂量了多次,当然是胜算大的仗,他才会想办法求战。然而,只要没到真正分出胜负的时刻,盛庸心中便一直挂怀着、等待着。

夜里盛庸亲自叮嘱轮值的武将,在四面部署明哨暗哨,防备日军袭营。不过好在一夜无事。夜里偷袭毕竟不能出动太多人马,易酿成混乱;真正能分出高下的,还是次日投入主力的会战。

天色渐渐泛白了,四面一片喧哗。号角声、人马的嘈杂笼罩在大地上。清晨的空气有些潮湿的凉意,但地面干燥,看来又是一个晴天。

第八百一十三章博多的樱(4)

灰蒙蒙的明军右翼军阵上,人马践踏起的尘土、与早晨的潮湿雾水混在一起。三团火光先后闪起,便仿若云层中的闪电。

接着“轰轰轰”的炮声传来了,差不多一里地外的日军大阵中,一块稻田里响起了一声闷响、水花飞溅而起,稻子倾覆之处,有炮弹深深地陷进了淤泥之中。

弹指之间,日军军阵间的空地上激起了一窜烟尘。一枚黑漆漆的圆铁球在地上滚动,人们看到时,铁球已经离它刚落地的地方很远了。

几乎与此同时,忽然另一处地方骤然响起了“噼啪哐当”的剧烈撞击声,接着瘆人的惨叫顿起。附近的人寻声观望,并未看到炮弹,但阵前的两排拒马枪已经损毁了一个豁口,后面的几处竹木藩篱也倒塌了,木片被撞得四处都是。弓箭手死了好几人,没死的在地上大声叫唤着。

因一早的雾水没散尽,视线不是很清晰,日军将士此时几乎看不见明寇,只能隐约听到近一里地外的人马嘈杂。明军的人还没看见,便有日本弓箭手死伤的惨状摆在面前,恐怖的气氛迅速出现在了日军人群里。

军阵后方的中央,一群人的护卫着细川氏。他身上佩戴两把刀、拿着一把扇子坐在板凳上,神情似乎也凝重了。

阵前有马蹄声响起,游荡的明军骑兵,一边与日本马兵追逐,一边叫嚷着甚么。那些松散的明军游骑,说不定是过来看炮弹打没打中。

过了一会儿,天边一片火光闪烁,顷刻之后,“轰隆隆”的炮声便响成了一片。冰雹一样的铁球在大地上斜飞,四面人群中如同炸营了一样,人声马嘶喧嚣不已。

细川军前方如臂展开的弓箭阵,拒马枪、藩篱一片狼藉,许多人正在调头往回退避。炮弹还落进了中间的各步兵阵之中,人群多处散乱,惊恐的喊叫、痛苦的呻吟简直如同鬼哭神嚎。

间隔了稍许,第二轮炮击再次降临。那些拿着长矛的足轻遍地乱跑。骑马的武士挥舞着倭刀,在四面厉声叫骂着。

接下来,炮声终于消停了很久。但日军将士们并不知道、再度炮击甚么时候来临。

此时人们已大致明白了明寇炮弹的情况,听到炮声的时候,运气不好的人便已经完蛋了;所以很多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远处,等着观望那死亡般恐怖的火光。至于预先知道了明寇放炮、能有甚么办法,似乎没人去想,可能唯一的好处是死前能有点准备罢。

良久之后,那火光才再次成片闪烁。细川军的阵地上喊叫的喧闹骤然变大。

一个戴着尖顶竹帽的日军士卒,缩着头躬着身体、双手抓进手里的长矛木杆。他眼睁睁地看着不远处那些脑袋破裂、血肉模糊的同伙,附近没被炮弹击中的人,也被吓得四处逃跑。这个士卒也想跑,但炮弹并未击中他所在的队伍,众人都十分恐慌,却没敢擅自跑路。

很快“轰隆隆”如雷鸣的炮声传来时,那士卒感觉到了地面似乎一抖,他也没看清楚,刹那间觉得有炮弹在附近落地了。果然震耳欲聋的叫嚷声随后响起,人群里的士卒甚至都没搞明白、炮弹落到了哪里,周围的人一阵混乱,此情此景士卒毫不犹豫地调头开始乱跑。

“混蛋!”忽然有人怒骂,“不要跑,排好队!”

“啊……”前面传来了一声惊恐的叫喊,隐约有“嚓”地一声刀劈在竹木片上的声响,然后便没声息了。乱糟糟的人群逐渐停了下来,后面的人涌上来顿时变得非常挤。几个武士骑马过来,挥着长刀继续吆喝,“排好队再走。”

炮声已经消停,只见各处的日军队伍,都已开始往北边退走。无数人正在撤离狼藉的战阵。

终于有个骑马的人往这边本来了,“细川管领命令,诸部向北暂避。反击待命,擅自离队逃跑者,斩!”

一众人马走了一百多步,这时人们便看到了北边的无数拒马枪、以及木桩硬竹修筑的箭阵。日军的纵深很大,其左翼细川部前军后退之后,后面还有阵地。

这时南边远处的炮声又响起了。日军前军各部早已分开,大多炮弹在空地上弹跳,偶尔有炮弹落进人群,难免又是一阵嘶声惨叫。

到止为止,日军将士几乎还没看到明军的大队,便开始撤退。军中难免士气低落,失败的阴影已笼罩在人们头上。

一支大队向北移动的军队附近,一个武士问骑马将领:“末世或已降临,亡国之际,诸君何从?”

将领道:“农夫还是农夫,‘侍’还是侍?”

南边远远地传来了明军的脚步声,“咔嚓咔嚓……”此起彼伏的声音频率很快,明军步兵正在小步奔跑,以纵队追击。日军将士们回头观望时,已能看见涌动的人影和铁盔。

东南方的大地上,那边黑压压的一片人马、似乎是明军的骑兵,不过那些马兵正牵着马,在远处慢慢地步行。

很快又有细川氏的传令兵骑马来了,那些传令兵挥着旗帜,大声叫喊:“左翼前营停止北退,向南反击!”

一员日军武将回顾四下的队伍,见各部都有些松散了,他便叫住一个朝这边骑马来的将领,问道:“家督为何要下达这样的军令?”

传令的将领道:“左翼明寇不会继续深追细川军。因为中路的明寇已经开始进攻了,中间的斯波军会遭到两面夹击!明寇步军上前,不会再有炮击了。国家兴废,在此一役!”

“板载!”远处一大群人不知受了谁的鼓动,疯狂地大喊起来。

而北面的阵地上,细川军的援军也列队上来了。日军放弃的左翼(东)前营阵地附近,越来越多的人马在朝中间活动。

明军步军纵队在平原上声势浩大,不过西边的总兵力可能只有几千人。日军将领们瞧清楚了规模,新的希望再度燃起。

两军之间有个村庄,明军一支百户队正以纵队跑步前进。队伍刚刚靠近,忽然几道土墙后面,冒出了一些日军弓箭手。弓箭手走出墙角,立刻便对着明军拉弓瞄准。

“噼啪”的弦声响过,立刻有明军火铳手叫唤,中箭的两人蹲了下去。

数十步外的明军队列一阵吵闹,他们迅速变幻队形,形成横队。这时日军弓箭手刚刚冒头捻弓搭箭,忽然“砰砰砰……”一阵爆响,日军弓箭手浑身抖动着,惨叫伏倒于地。但别的弓箭手又站出来了,趁明军换队的空档,迅速拉弓瞄准放箭。

就在这时,村子的侧后一阵喊杀声,一群明军枪盾手从后面涌了上来。房屋外面的两个武士拔出了倭刀,挥舞着大喊大叫,带着几个足轻迎了上去。但是明军重步兵有盾、身上还有甲,他们的队伍稍一收缩成密集阵型,很快就把冲来的日军捅死在地。

一些弓箭手朝村子外面跑了出去,但不远处立刻便是火铳一片闪烁,好几个弓箭手惨叫倒地。

大地上朝南涌动的各部日军人马,显然已经被明军发现了。远处的明军正在聚集队列,组成方阵。

而无数的日军步骑,还在从战场各处逼近过来,呐喊声起伏不断,许多人都喊着“天皇陛下万岁”。日军军中旗帜极多,除了细川氏等家族的家徽,还有一些写着汉字和比划字符的旗帜,“武运长久”云云不一而足,都是武家的口号。而镰仓公家来的军队又是别的旗帜。

就在这时,东南边的明军骑兵纷纷上马了。天边传来了牛角号粗鲁而苍劲的声音,那苍莽的齐吹非常恐怖,就好像从地底透出来的恶鬼哭嚎;号声如此震慑,可能还是因为随之而来的马蹄声,那轰鸣成片的马蹄声铺天盖地,好像地震了一样。

明军的马队越跑越快,以多路纵队向日军的左翼涌来,仿佛就像黑压压弥漫的洪水。即便是两千骑兵奔腾,那场面也仿若是遮天蔽日的恢弘。

这边的日军将士观望着涌来的马群,许多人的脸色都白了、简直是心惊胆战。

东侧战场上的日军,有撤退后反击的左翼前营、也有后营增援上来的人马,人数极众。但是他们并未形成整体的大阵,只因这片平原的地貌并不单一,有水田、房屋、庄稼地、水塘;大军要在这样的地方移动,不可能保持大方阵。

明军骑兵忽然出动,日军临时也不可能再组织起整体大阵了。但是管领细川满元最近的决策、是否算错误,谁也说不清楚;战场上不管怎么决定,都会有不同的危险。

为今之计,只能各自奋力作战!

“汉王,才是俺们的王……”各处的骑兵纵队用汉话呐喊一声,便立刻开始加速,成群的马兵蜂拥而去。尘土滚滚之中,那上下起伏的高大黑影如同滚动的钢铁,气势势不可挡。那样的运动速度、也非步兵人力可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