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4(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5840 字 2019-04-21

郑勋睿也是没有办法,钱庄必须由信得过的人来掌控,他的身边实在是没有这样的人才,只能够在钱庄慢慢发展壮大的过程之中物色人选,同时要求文曼珊多多学习,逐渐熟悉钱庄的业务,好在初期发展的时候,郑勋睿会亲自制定出来钱庄的规矩,同时也会安排熟悉钱庄业务的人来辅佐文曼珊。

经历过徐佛家出任郑家军参将、调查署署长的事宜,郑勋睿已经认识到了,有些女人是非常能干的,不一定比男人差,特别是在从事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情的时候,往往能够展现出来更强的能力,徐佛家短短时间将调查署治理的井井有条,暗线队伍不断的扩大,方方面面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汇集到调查署,就连徐望华和郑锦宏都深感佩服。

文曼珊同样是有着很不错学识的,这就有了培养的基础,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文曼珊肯定能够熟悉钱庄的业务。

文曼珊、冬梅和卞玉京第一次参加讨论,还是有些生涩的,她们走进书房的时候,除开郑勋睿,所有人都站起来给她们行礼。

这一次并非是真正的讨论,只是郑勋睿直接宣布洪门钱庄将于什么时候成立,需要做哪些准备的事宜,以及洪门钱庄大掌柜的人选等等。

商议的时间有些长,特别是在说到洪门钱庄一些具体业务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争论的,譬如说郑勋睿要求洪门钱庄必须要有固定的票额,非别代表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以及一百两银子固定值的面额,郑锦宏就提出来了,还应该有小一些面额的票额,毕竟在市场上面购买东西,有些时候也可能用到这些票额,还可以设计一文、两文、三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两百文、五百文的票额,实际上百姓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时候,多半是使用文钱的。

文曼珊、冬梅和卞玉京听的非常仔细,神色也颇为严肃。

郑勋睿让她出任洪门钱庄的大掌柜,事情有些突然,在大致了解了钱庄需要做一些什么事情之后,文曼珊也提出了要求,让冬梅和卞玉京协助她管理钱庄,也就是说在大掌柜之下设立掌柜,帮助大掌柜打理钱庄的一切事宜。

尽管郑勋睿耗费了接近两天的时间,仔细给文曼珊、冬梅和卞玉京讲解了钱庄的作用,以及相应的规矩等等,但她们还是需要时间来消化,此次与众人一起来商议,让她们对钱庄的作用领悟更深一些,也知道了钱庄的重要。

至于说府里的事情,自然就是玉环与杨爱珍两人打理了,从两人的能力强弱出发,文曼珊决定让杨爱珍管家,玉环协助。

这期间还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说,文曼珊、杨爱珍、徐佛家和卞玉京是差不多的,几乎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人也很是精明,还带有一丝丝的清高,文曼珊、徐佛家和卞玉京都出来帮助郑勋睿做事情了,杨爱珍还是呆在家里,肯定是有些不情愿的,文曼珊要求杨爱珍持家,管理府里的一切事情,杨爱珍有些不情愿,毕竟看着徐佛家等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且生活也充实起来,接下来文曼珊、冬梅和卞玉京也要开始忙碌了,她内心是不舒服的。

文曼珊知道杨爱珍的想法,私下里给郑勋睿说了。

郑勋睿有些无奈,其实他也不想自己的女人全部都出来做事情,做事情就意味着抛头露面,这与明末这个时代要求不符合,不过他身边能够绝对信任的人不多,有些事情只能够让自己的女人出来做,再说窝在家里的女人多了,必然是有一些是非的,神仙都无法避免,要不是郑勋睿想尽办法在家里周旋,早就出现内斗了。

说到管理家里的事情,郑勋睿认为荷叶要合适一些,毕竟荷叶是他的贴身丫鬟,习惯于在家里生活,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家里的琐碎事情,杨爱珍就不一样了,几乎是在青楼长大的,更加习惯的是在外应酬。

看样子今后还是要找到合适的事情,让杨爱珍出来做,家中就留下荷叶,才是最合适的。

根据杨爱珍的要求,文曼珊最终决定让荷叶管家。

郑勋睿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了决定,等到洪门钱庄正式成立、走上正轨之后,让杨爱珍去协助徐佛家,进入调查署做事情。

第六百零一章出乎预料

崇祯十二年六月初五,洪门钱庄正式成立。

没有热闹的仪式,没有大肆的宣传,洪门钱庄默默成立了,所不同的时候,洪门钱庄的规模很大,在淮北的四府三州,全部都设有分部,而且还在所有的县城之内设立了办事机构,钱庄的总部暂时设立在淮安府。

之所以低调,这是郑勋睿的要求,但低调归低调,办起事来绝不含糊。

郑家军驻扎在淮北的将士、淮北府州县所有的官吏,六月份的俸禄全部都存进了洪门钱庄,发到众人手里的是相当于同等数量银子的票额,而且郑家军所有的军饷,以及郑勋睿家中所有的黄金白银,全部都存入了钱庄。

郑家军的绝大部分军官,将银子也全部存进了洪门钱庄,他们是完全相信郑勋睿的,因为钱庄的大掌柜是文曼珊、二掌柜卞玉京、三掌柜冬梅,这三人可不一般,完全可以代表总督大人,将银子存入到洪门钱庄,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上千万的银子存入到钱庄,让文曼珊等人瞬间就有了底气。

当然手段不仅仅是如此,仅仅凭着军队和官府,洪门钱庄的影响是难以扩大的。

郑勋睿做出的另外一个决定,就是洪门钱庄的票根,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等同于票面上面显示的额度,凡是军队和官府的采购,不管涉及到哪一个方面,都必须使用洪门钱庄的票额,若是做生意的商贾,信不过洪门钱庄的票根,那就不要想着和军队以及官府做生意。

这本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带有绝对的强制性,应该说推行起来有着重重的困难。若是商贾联合起来,就是不相信洪门钱庄的票根,那郑勋睿还要想到其他的办法。

不过这件事情,推行极其的顺利,淮北的商贾和百姓,完全相信洪门钱庄的票额。而且一些人收到票额之后,拿到钱庄去兑换,没有丝毫的问题,有多少兑换多少,还是成色十足的纹银,这些纹银一般可是官府才会用到的。

郑家军的将士,拿到了洪门钱庄的票额,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知道跟着郑勋睿。绝无问题,看看大明的所有军队,没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