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6018 字 2019-04-21

“大人,如此的情况之下,郑家军是不是出动。”

郑勋睿微微摇头,按照道理来说,郑家军的确需要在这个时候出动了,不过从皇上与朝廷的态度来说,郑家军暂时不宜出动,需要等到局势进一步恶化之后,才能够出击,至于说什么时候出动,郑勋睿还需要认真思考。

“徐先生,我知道你的想法,郑家军迟早是需要出击的,而且这次很有可能是两面出击,所以我需要仔细考虑,不能够轻易做出决定,皇上对我的猜忌,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尽管皇上没有说出来,可我很清楚,或许今年年底,或许是明年,我和朝廷的关系,就很有可能恶化了。”

徐望华的脸上没有什么吃惊的表情。

“属下觉得,大人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就算是皇上有什么想法,也不能够轻举妄动,尽管皇上要求洪承畴大人负责全面抵御流寇的事宜,可属下觉得,朝廷此次的战斗,不可能获取胜利。”

“你说的不错,换作是你,在即将面临失败的前提之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徐望华稍稍思索了一下,从容不迫的开口了。

“有三个方面的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调集南方的大军,前往京城抵御后金鞑子,这里面就包括郑家军了,但这种选择的可能性不大,其实在后金鞑子进入到关内的时候,皇上和朝廷就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没有圣旨,也没有敕书,说明这样的选择已经被抛弃,第二个选择是调集山海关的大军抵御后金鞑子,可这样的做法等同于饮鸩止渴,一旦关宁锦防线有失,京城根本无法保住,后金鞑子若是攻下了关宁锦防线,占领了山海关,京城无法守住。”

徐望华稍微顿了一下。

“第三个选择,那就是求和了,与后金鞑子达成求和的协议,皇太极也曾经这样做,不过这样做,皇上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必须要秘密的进行。”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看样子徐先生这段时间也是仔细分析了北直隶和辽东的局势,第一种选择和第二种选择,分析起来难度不大,但能够分析到第三种选择,那就不简单了。”

说到这里,郑勋睿用右手敲了敲桌上的地图。

“我可以断定,皇上会做出第三种选择,与皇太极议和。”

徐望华有些吃惊,看着郑勋睿。

“徐先生,河南、山西、湖广和四川等地,一旦流寇大规模的发展,将影响到整个北方的稳定,若是不能够耗费气力剿灭流寇,让流寇得到喘息的机会,今后将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不过精锐的大军全部都抽调到北直隶了,朝廷抽不出来军队剿灭流寇,这样的情况之下,皇上会怎么考虑,两线作战,根本不可能,而且一旦洪承畴被后金鞑子打败,朝廷将处于覆灭的边缘。”

“还有一个情况,也是最为重要的情况,一旦朝廷大军实力大损,那么大明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军,几乎只有郑家军了,这意味着什么,皇上是很清楚的。”

徐望华连连点头。

“大人的分析真的是精辟,可皇上若是与皇太极议和,将要遭遇到读书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东林党人,属下认为,朝中的东林党人,以及很多的大人,在这方面是不会松口的。”

郑勋睿笑着点头了。

“你说的不错,皇上没有议和的机会,就算是内阁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不可能的,皇上不敢冒这个险,就算是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可能去做,谁要是承担了这样的任务,那就是自毁前途,甚至是送掉性命的。”

看见郑勋睿的笑容之中带有鄙夷的气息,徐望华很是奇怪。

郑勋睿看了看徐望华,叹了一口气,再次开口了。

“其实议和是最好的选择,若是皇上能够力排众议,做出这个决定,倒是挽救大明天下的唯一机会,议和不等于投降,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此一时彼一时,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来不也是灭掉了吴国吗,如今的局势危若累卵,多尔衮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入关劫掠,横扫北直隶,李自成和张献忠蠢蠢欲动,正在扩充力量,占领更多的地方,劫掠更多的财富,朝廷不可能两线作战,若是能够与皇太极议和,转过身集中精力剿灭流寇,稳定内部,接下来全力应对后金鞑子,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成王败寇,名声固然重要,可是和天下比起来,又不算什么了,那种一味顾及名声的做法,是迂腐读书人的认为。”

说到这里,郑勋睿再次叹了一口气。

“徐先生,郑家军能够安稳的时间不多了,这段时间要做好一切的准备,情况危机的时刻,郑家军必须要迅速投入到战斗之中,若是等到局面不可收拾,那个时候出兵,可能一切都晚了。”

徐望华点点头,郑勋睿的这个命令,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了,他跟随郑勋睿这么多年了,早就知道郑勋睿的某些性格了,如此重要的情形之下,郑勋睿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第五百零七章都没有想到1

多尔衮的作战意图早就是明确的,那就是横扫大明的北直隶,大军的触角还要眼神到山东,之所以劫掠山东,这里面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皇太极一直担心复州和旅顺等地的郑家军,派遣豪格镇守盖州、海州和耀州等地,多尔衮率领大军劫掠山东,必然会吸引郑家军的注意力,让其不可能对盖州等地发动进攻,当然骨子里不服气的多尔衮,也想趁着这个机会接触一下郑家军,看看郑家军是如何的骁勇。

自九月二十二日进入关内,一直到多尔衮和杜度在通州会和,前面的进展都是很顺利的,而且汉军也慢慢融入到大军之中,杜度也明白必须要指挥汉军作战,这是让多尔衮高兴的事情,大军离开通州,绕开了大明京城,朝着京城西面而去,同样顺利拿下了顺义和昌平州城,一番大肆的劫掠之后,多尔衮计划朝着南方而去,拿下良乡和涿州等地之后,进入到保定府,继续大肆的劫掠。

也就在这个时候,斥候禀报了消息,有大量的明军集合在延庆州城,具体数目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从俘获的逃难的大明百姓的嘴里,获知驻扎在延庆州城的明军至少在十万人以上。

这个消息迅速引发了多尔衮的注意。

占领昌平州城之后,多尔衮南下的命令已经发布下去,不过此刻又一道的命令下达,大军暂时在昌平州城驻扎,等候下一步行动的命令。

短暂的思索之后,多尔衮召集了杜度、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商议,按说这种牵涉到大军行动的商议,按照惯例是不允许汉人参与的,不过在大明腹地作战。孔有德等人也许会有很好的建议。

“斥候侦查的情报,和被俘获的大明百姓的交代,已经能够证实延庆州城驻扎有十万左右的明军,自从进入关内,大军仅仅在密云有一次像模像样的战斗,其余时候根本见不到明军的踪迹。大军出发之前,本帅曾经听到十二哥说过,崇德元年他率领大军入关作战,京城附近的明军不堪一击,他甚至命令八旗勇士写下了诸官免送的木牌,如此情况之下明军都不敢交战,这样的情形我本不是特别相信,可这段时间的厮杀让本帅相信了。”

多尔衮说到这里的时候,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的脸微微有些红。他们也曾经是明军之中的一部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