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6232 字 2019-04-21

马氏说完之后,孙氏也跟着开口了。

“清扬,这么大的事情,你的母亲说的是对的,玉环这丫头聪明伶俐,跟着身边也能够好好的照顾你,你身边有了玉环荷叶,夫人也才放心的。”

郑凯华和管家都没有说话。

郑勋睿的脸上带着微笑,但神情是不容置疑的。

“母亲,二娘,孩儿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就算是父亲回来了,孩儿也要坚持这个决定,郑锦宏自小在府里长大,这么多年以来,跟在我的身边照顾,兢兢业业的做事情,从没有想过自己,更不用说婚娶的事情,他已经十八岁,开年之后就是十九岁,男大当婚,我要是不为郑锦宏考虑这些事情,谁来考虑。”

“玉环是个好姑娘,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决定要玉环嫁给郑锦宏的,忠于郑家的人,就是要得到重视,就是要得到好处,否则谁还会忠于郑家,难道说死死的守住了财富,看严了所有人,才算是管好家族了吗,我是不赞同的。”

“我的年岁尚小,身边有荷叶就足够了,再说我马上就要参加县试和府试,一门心思都在学业上面,暂时也不会考虑这些事情的。”

“我一直认为,凡是忠于郑家的人,郑家就要善待,决不能够亏待了,这才是家族能够蓬勃的基础,缺乏了这一点,家族没有发展的机会。”

“管家,你认为我说的如何。”

管家慢慢站起身来,对着郑勋睿抱拳开口了。

“少爷宅心仁厚,小的心服口服,家里大小事情,有少爷做主,小的就不用担心了,府里所有人,小的都会替老爷和少爷好好管教,让他们忠于郑家。”

马氏和孙氏相互看了看,眼神里面有欣慰,也有无奈。

马氏看了看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清扬,你做出决定的事情,奴家和你二娘不好反对,再说你已经告知了郑锦宏和玉环,若是我们都反对了,你的面子上也过不去,不过这是大事情,府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还是等到你的父亲回来之后,再来确定如何的操办。”

马氏说完之后,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郑凯华,突然开口了。

“孩儿觉得哥哥做的是对的。”

郑勋睿看了郑凯华一眼,没好气的开口了。

“凯华,你这个时候才开口说话,早干什么去了。”

郑锦宏一直以为是在做梦,玉环是少爷身边的丫鬟,怎么可能嫁给他,再说了,少爷身边的丫鬟,就是少爷的女人,他要是这样做了,岂不是抢少爷的女人,这样的事情打死都是不能够做的,不过少爷说的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由不得他不答应。

一天时间过去,他也遇到了玉环,两人都感觉到不自然,以前见到,还能够笑笑,这个时候都是红着脸避开了,想来想去,郑锦宏都觉得不合适,天黑的时候,还专门找到少爷说了,得到的是少爷一顿毫不留情的训斥。

郑锦宏对玉环是真正有感情的,在这里府里,愿意暗地里照顾和关照他的,也就是玉环了,两人之间应该是有那么一丝情愫的,玉环年纪虽小,可性格刚烈,在府里也是有一些影响的,加之是少爷身边的丫鬟,府里的下人也是有些敬畏的。

郑锦宏曾经单纯的认为,少爷的身份不一般,玉环跟着少爷,总是能够过上好日子的,但他也知道,丫鬟一旦成为妾侍之后,就要看运气了,运气好的,能够得到老爷的照顾,运气不好的,一样是凄惨的,所以说真正愿意成为妾侍的丫鬟不多,除非是身边的男人特别优秀。

偏偏少爷这些日子的表现,就是特别优秀的。

夫人叫他到堂屋去的时候,郑锦宏特别紧张,看见玉环也在堂屋,郑锦宏差点就站不稳了,就连刚强的玉环,也是脸色发白,站着一动不动。

夫人说两人之间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等到老爷回来之后,就着手开始操办,当然要经过订婚和娶亲的过程,夫人还宣布了,从即日起,玉环到夫人的身边服侍,少爷的身边就留下荷叶。

夫人说完之后,郑锦宏和玉环都跪下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了,原来少爷说话算数,真的促成了这段婚事。

郑锦宏和玉环之间的婚事,迅速在府里传开了,这件事情引发了震撼,也引发了很多的议论,当然绝大部分的议论都是针对少爷的,都说少爷为下人考虑,在郑家做事情一定不吃亏,也有不少人羡慕郑锦宏和玉环两人,毕竟是少爷身边的人,能够得到如此好的照顾,还能够由府里举办婚事。

这个春节,尽管说老爷没有回来,但大家过的很是舒畅,大年三十的时候,少爷和小少爷举着酒碗,给所有人都敬酒了,那一天少爷喝的特别多,大家从来没有看见少爷喝这么多的酒,暗自佩服少爷的酒量。

想想也就是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郑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加的和谐了。

谁都知道,出现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少爷。

第十四章种植技术

郑富贵回到家里,已经是正月十八了,出门了两个月的时间,他收获巨大,但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玉蜀黍和甘薯的确存在,可就是在福建,种植的人也不是很多,据说这东西太娇贵了,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颗粒无收的。

郑富贵咬牙买了四十石种子,其中玉蜀黍二十五石,可以播种一千亩土地,甘薯种子十五石,可以播种三十亩土地,他本来想着多买一些甘薯种子,但还是放弃了,一来运输方面不是太方便,二来也是因为开销太大了。

购买这四十石种子,耗费了足足两百两银子,要知道这么多的银子,可以买下接近一百石的大米了,足够维持郑家大半年的粮食。

可也正是因为价格高昂,郑富贵完全相信这东西的宝贵了,一路上风餐露宿,他用最快的时间赶回来了。

还没有来得及歇息,郑勋睿就组织郑家所有的男人,以及年轻的女人,还有所有的佃户,分为了两帮,开始到田间地头去了。

郑家只有五百余亩耕地,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郑富贵做生意赚钱之后买下来的,和那些大的士绅富户比较起来微不足道,但这样的条件也算是很不错了,至少能够养活家人。

因为耕地不足,郑富贵找到了四个哥哥,以及其他一些士绅富户,租赁了五百亩的耕地,说好每亩耕地每年的租赁费用为二两五钱银子,首先支付一两银子,秋收时节支付剩余的银子,如此高额的租赁费用,谁都愿意将耕地租出去,所以租赁的都是上好的耕地。

一共一千亩的耕地,其中三十亩种植甘薯,其余的全部种植玉蜀黍。

买下了这么多的种子,耗费了五百两银子租赁耕地,剩余的七百五十两秋收时节支付,可谓是毕其功于一役,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郑富贵是非常担心的,主要就是他不知道如何耕种玉蜀黍和甘薯,当地人愿意卖给他种子,却不愿意传授丝毫的技术。

可郑富贵没有想到的是,郑勋睿非常清楚种植的技术,还说是想方设法从那个大商贾的嘴里套出来的,种植技术是绝密,好不容易才套出来。

正月十九,所有农户都还沉浸在春节气氛之中的时候,郑家的所有人,以及所有的佃户都动作了,郑勋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就是耕地,深翻耕地达到二十公分,需要耕田三次,其次就是大量的搜集农家肥,每亩耕地需要四百石农家肥,可以多,绝不能够少。

趁着天气晴好的时候,郑勋睿将所有玉蜀黍的种子,全部摊开在阳光之下暴晒,这令郑富贵大为吃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