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战术、谈战略,当真不是我的强项。
就像李将军刚才说的,我的笔试成绩可是不怎么好,如果真要问我一些两军对垒时的战术排阵,我怕是说不出叫他们满意的答案来。
要知道眼前这九位,可都是当今中国`军方最为杰出的将军,想要凭着我肚里那点儿墨水蒙混过关,可无异于比登天还来了。
但这个问题不一样。
就是这个,李将军问我对中日之间将来格局变化的看法,我还真就能说出个一五一二来。
毕竟,我是知道往后那段历史的。
循着历史的正常发展来说,落在这些明白人的眼里面,是定然不会有什么大错的。
当今中国的第一假想敌是谁,有人说是苏俄,有人说是,还有说那英法等老牌西方强国的人在。
但对日本,却依然有许多人心存幻想。
中国之变革大都是仿照了日本这个邻国的崛起之路,更有许多人年轻时代都有过在日本留学求知的经历。
自九一八过后,军方许多人都开始认识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狼子野心,转而将日本放在了民国第一假想敌的位置。
许多战略战术的考虑,也开始以日本为对手进行模拟考量。
但在政府机关里却还有许多人对日本抱有幻想,认为我中华地大物博,日本不过弹丸之地,就算把东三省让给他们,日本人也要能消化的了才行。
再加上蒋委员长那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更是叫许多人生了这样的心思出来:等剿了匪患,党国各部主力腾出手来,想要把日本人赶回去还不跟捏死一只蚂蚁似的容易
只是在长城一战过后,看到日本人暴露无遗的贪婪,军方终于有更多人开始认识到了日本对国家的威胁。
他们开始隐隐将日本当做敌手来看,但在当今的大环境下,除了那有数的几名有识之士以外,又有几个人能够想到,日本这东亚小国竟会有亡我中华之心,中日两国在将来也必然要面临一场攸关国运的生死之战
我却知道。
因为我,明确的知道这段屈辱的,叫所有中华儿女含恨百年的沉重历史
看到我第一句话就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到了场中所有考官的注意,连一直靠在椅上笑吟吟的杨校长也稍稍坐直了身子。
我却只是直视着正在向自己问话的考官李将军,以最为凝重的声音对他正色答道,“自甲午年起,日人谋我中华之心便昭然若揭,九一八后,更是撕破最后一张遮羞布,悍然窃据我东北三省。”
“日本乃是东亚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故而日本若想真正追赶上英俄德美等老牌列强的脚步,就必然要谋夺我中华之物产。”
“战争,是他们发财强国的最好方式。尤其是我民国立国不久,又逢军阀混战,使得国力孱弱,军备不堪。”
我嘴角现出一抹冷笑,更多的是说出了脾气,想起了在长城前线的作战艰难,而生出的对这个国民政府的浓浓不屑,“日本不来捏咱们这只软柿子,难道还去和北面的俄国打架不成”
又想到日本的老对手俄国,想到这个曾被日本欺负过的老牌列强如今的模样,我嘴角的冷笑却是更甚,“那边在十月革命被染成赤色以后,可不是轻易就能招惹的呢。”
“咳”
忽然从耳边响起一声轻轻的咳嗽,却是打乱了我想要继续分说下去的节奏。
我心中一个警醒,自己情绪激荡之下竟是提起了的大本营,这个在当今国民政府眼中极为犯忌讳的地方。
提起中日之战,我不由自主的就要想到将来那场艰难万分的抗日战争,在那场战争中,不知浸满了多少中华儿女的血泪。
又因着这些想起数日以前的长城前线,想起喜峰口附近乡亲们劳军时的亲切感谢,想起被日军屠戮的那一个个散落在长城沿线的村庄。
更想起了我们二十九军那些所谓的友军,只听到日军进攻的消息,连一枪也没有放出就要吵着撤退。
想到这一切的一切,我心里被积压多日的愤懑终于被激发了出来。
不是日军难败,而是我国`军无能
我看了眼坐在李将军那一侧首位,方才发出轻咳声,这会儿正高高在上拿不屑目光瞧着我的将军,没有再仔细的往下说些什么。
只是看着目含鼓励的李将军,笑了一笑后,凝声说道,“今虽有塘沽停战的签订,可日本人绝不会满足于区区热河一省、河北半省的土地。看他们在东三省的难看吃相,就知道这些小鬼子有多么贪心不足了。”
“学生只是个前线来的小兵,对两国邦交情况知道的不多,但只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日本人的野心,也能看得出中日之间这难以避免的一战”
第197章举国皆战,举国死战
一百九十七
我又洋洋洒洒的说了许多,若不是被李将军出言打断,我怕是还要一直的说下去。
他向着身边的其他几位将军笑着叹息道,“到底是年轻人,就是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敢说话。”
又指了指我的身后,看着我的眼睛里噙满了笑意,“你要是再说下去,邓先生都要等着急了呢。”
我忽然想起,在这场不过才一刻钟左右的口试里,我要面对的可不只是李将军一人的问题。
而我心里想说的话这时也早已说完,再往后却也只能靠着胡扯来凑数了。
李将军这个时候打断我的“演讲”,却也正是时候。
连忙微微转动身子,将面孔正对着李将军所指的方向,一位正颔首看着我的中年将军。
就像李将军说的,这位戴着副黑框眼镜,颌下留有短须的中年将军,确实要更像是一位先生。
邓先生看着我,却没有去翻动他面前的签筒。
“你为什么要投军”邓先生看着我,忽然问道。
我不知道邓先生为什么要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却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打鬼子。”
“为什么打鬼子”邓先生紧接着问道。
“救中国,救自己。”我直视着邓先生的眼睛,缓缓吐出了这样六个字出来。
“救自己”邓先生眉头一扬,眼神如电般向我扫来。
我没有回避邓先生的目光,只尽力使自己的目光显得纯净无垢。
同时口中答道,“日寇猖獗,犯我中华。覆巢之下,焉得完卵。”
“现在的你,能做得到”邓先生反问一声,话里似乎带了几分嘲弄。
我却仿佛没有听出邓先生话里的讥讽,只是看着他认真答道,“所以,我想要进陆大。”
邓先生的问话极快,根本不给我反应思考的机会。
而我的答案也几乎是脱口而出,紧紧连着邓先生的问话,就说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原以为邓先生在问完这些简单的问题以后还会问些其他的什么问题,像是具体某场战例的战术布置,像是某种大形势下的战略分析。
但叫我没有想到的是,邓先生在问完这些话以后,却已经伸手在拿放在他桌上的下一人的资料。
“你可以走了。”在邓先生的口中,同时也冷冰冰的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不明白邓先生话里具体含义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