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应该如此,那些南方越人绝对想不到,寡人会从海上来。这样运输问题一下子全部解决。很好。很好啊。”秦王赞许道。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海军可以从海上打击齐国。并且,我们有大量的海外州,同样也出产盐,咸鱼。我们可以一次性的倾销与齐国。齐国的经济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会垮掉的。”尚文接着说道。
“寡人已经听说了。你在燕国已经建立了两个秦国租界。这燕国大量的进口我秦国产品。寡人听了高兴的很。那么韩国方面情况如何”秦王问道。
“韩国方面。臣已经决定用扶植韩国公主发动兵变的方式解决。这次演习,正好可以掩护他们秘密集结。等兵变之后。他们会按照两国之间的秘密协议展开。”尚文说道。
“秦先生的商业,比寡人几代先王的数十万大军还要厉害。秦先生灭国可谓是无形当中啊。”秦王这段时间把所有的事情交给尚文去做。而尚文在短时间立即改变以往那种传统做法,大胆的用商战进攻六国。秦王也在反思秦国几代先王所做的一切。同时,他还拿尚文所做的进行比较。他认为,尚文的放下虽然慢,但是效果确实非常有效。比如,一个燕国就已经无法脱离秦国的控制了。他们要大量的进口秦国的产品才能维持下去。否则,这个国家就会被赵,齐两国灭掉。随着秦国租界的深入。燕国将无法脱离秦国的控制,即便是想。民心也早就被秦国收拢了。
“王上,完成当前一切,就必须削减军费。秦国要经历一段很长时间没有大战可打的局面。以往那种大规模的军队已经不能再保持了。”尚文说道。尚文改革之所以一开始成效这么大。是因为,他不知不觉中抓住了秦国了庞大战力这条重要线。顺着这条线。他迅速的扩张了大规模的土地。在消化吸收的时候,必然要求军队不能再像以前保留大规模的军事人员。可以说,尚文是顺着秦国“战”这条传统政策把秦国顺势扭转过来。现在正在扭转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军费问题上。尚文已经进行过一次。那次军方已经表现出激烈的反应。如果尚文时隔没多长时间再去碰这个问题。肯定会遭到军方激烈的反应。为了压制住军方。尚文想要得到秦王的支持。有了秦王的支持。军方在军费问题上才能大规模的退让。
“寡人明白。你是要寡人帮你。借住寡人,把军费削减下来。”秦王把这个问题直接摆开说道。其实秦王对尚文之所以能够大胆的放权去做。很大程度上是尚文的政策都在明面上展开。而且通过报纸的宣传。这些政策,连六国都知道。政府几乎是透明的。而且监督的人不止秦王,还有广大的民众。秦王这一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王上。”尚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便拱手行礼道。
“寡人全力支持秦先生。”说着在尚文的手背上轻轻的敲了敲。
正文436呼吁双方接受调停
尚文有了秦王的支持,便大胆放手去干了。
受灾的情况,要比尚文想象的要轻一点。由于麦子是春小麦。此时正好干旱的要命。如今大雨倾盆而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虽然部分田地受了灾,但是由于大片的麦地已经两成一大块。损失的与其相比。要轻的多。这就是大规模把土地集中的好处。
虽然受灾较轻,但是尚文依然按照原来的拟定的计划推出了扶持农业的几项措施。比如,政府担保,建立农业基金。为农场主提供大量的无息贷款。而农场主们则各有各的想法。他们要么扩大生产,要么就是修建一些水利设施。总之是他们自己的打算。
而这个时候,双方的演习很有默契的停了下来。就像双方之前商量好了一样。秦军不愿意演习的理由很简单。没意思。他们想把主要精力用在对方游牧民族身上。燕国方面通过演习检验了自己的军队之后,想要开赴前线作战。韩国新军则通过演习完成了秘密的兵力集结,并且检验了军队实际的作战能力。犹如尚文一开始推测的那样,韩王安非常惶恐不安的把全国能够征集的人全部征集起来。更搞笑的是,即便是如此,他依然都没有放弃征收重税。凭着这一点。韩王安就已经被挤下政治舞台。
而尚文则紧急的召开一次军事会议。王翦的参谋部已经接到秦王的亲自命令。要求拟定一个削减一半军费的计划。战争已经和以前大不同了。秦国以前战争都是靠的都是征集。民间付出较多。而这次,战争成了一种国家行为。国家通过军费支出全面调动全民参加。王翦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还是比较有战略长远打算的接受了命令,责成三军参谋长进一步削减经费。三军虽然有怨言,但命令是秦王亲自下的。他们不敢有什么怨言,便主动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尚文召开军事会议,其实就是补偿三军削减军费之后的不平心理。这就是给巴掌还要送个甜枣吃。尚文这个甜枣就是预备役力量归三军管辖。
尚文是政府代表,尉缭相当于国防部长,王翦则是实际统管三军制定具体计划的执行人。开会的还有各个军种的参谋长。尚文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国家的武装力量包括,正规军,预备役,民兵。三军总归秦王指挥。则是前提条件。在客套一番之后,尚文终于把方案具体措施说了出来。
国家军费只提供给正规军。以及部分预备役。也就是说,国家的战争潜力将全部下放到民间。民间将大范围的为军队提供潜在兵力。三军有权管辖下辖的预备役力量。这是一块大蛋糕。在场的人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尚文便继续推出自己的方案。
国家将鼓励成立大量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包括,航空,航海,陆军已经有了保安,贸易公司武装人员。但为了安抚陆军。依然成立了枪支俱乐部。俱乐部里面的人员全部归三军管辖。他们有权在接到不同程度动员令后征集这些人员。
此方案一出。三军一下子议论起来。他们虽然丢失了大量的经费。但是却得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因为很多人员将从这些俱乐部中挑选出来。他们非常的乐意接受这个方案。该方案毫无悬念的通过。三军没有一个反对。这是第一次出现不争吵的情况下解决问题。会议一散,三军的参谋长就开始打招呼急匆匆的离开。他们要疯狂的建立自己的俱乐部。他们的经费虽然有限。这笔钱还是出的起。
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尚文这要结束这场演习。演习已经经过了半个月。是该停止了。双方都耗不起。而且,长时间僵持很容易擦枪走火。尚文决定主动呼吁双方停止演习,并且呼吁各方坐下谈判。
在六月初的时候,尚文在国情咨文上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众所周知,秦国,燕国。和赵国,齐国在边境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现在演习接近了尾声。我呼吁各方停止演习,撤走兵力。
秦国是希望和平的。战争解决不了本民族之间的矛盾。这场演习的起因就是因为赵,齐两国联合发兵进攻燕国。战争造成了很大的平民伤亡。秦国不想看到这样的伤亡。出于人道主义。我呼吁各方能够接受秦国的调停。能够安静的坐下来谈一谈。把和平还给双方。”尚文富有情调的把这套说辞说完。记者们显然想知道更多,他们便踊跃的发言问话。但尚文结束了最后的陈述。走下台结束了国情咨文。
毕竟这件事情还没有准信。之前尚文以秦国丞相的名义分别给对方写信接受秦国的调停。这取决于各方的态度。尚文能做的就是这些。而这个时候,显然不能说的太多。
记者无法从尚文那里得到回答。便纷纷撰稿开始提出自己的猜测。
金融快报就以一篇战争擦肩而过为标题。较为详细的说明了各方的态度。记者认为,秦国已经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连续作战达一年之久。战争消耗较大。同时受到大量奴隶贩子,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