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3(2 / 2)

回想起过去的林林种种,刘备的人生,只能用失败二字来解释。三十五岁了,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一向以复兴汉室江山为己任的刘备,还有什么脸面来说这种豪言壮语

但是,刘备就是刘备,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身体里流着汉室的血脉,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他以足够的自信心,让他意志力继续坚忍不拔。

刘备环视了一圈大厅里坐着的八位才俊,不管以前如何,他断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收买人心、招纳贤才的机会。既然伊籍给他创造了这么好的一个氛围,那么接下来,就看他的了。

于是,刘备开门见山的道:“诸位先生,承蒙刘太傅厚爱,让我担任荆南都督一职,负责荆南四郡的一切事物。可是我刘备是一个粗人,舞刀弄枪还行,要是舞文弄墨,那就要逊色许多了。张羡造反,四郡百姓深受罹难,而且四郡的官员里,有一半都是张羡的心腹,如今虽然已经就法,但也给了我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一下子多了那多空缺的官职,太傅的意思是,让我自行任免,可我手下都是一些大老粗,没有什么饱学之士,诸位先生是伊籍先生的朋友,也是荆州一带的才俊,不知道诸位先生可有兴趣在荆南四郡里当职”

其实,伊籍邀请这八个人前来,正是为了这件事,而且伊籍也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他觉得刘备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希望这八个朋友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刘备。

所以,即便是刘备不开口,八个好友也都知道刘备的来意。

但是,他们从未见过刘备,又怎么会知道刘备是否像伊籍说的那样,真的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呢

刘备的话音一落,众人听的很仔细,这么开门见山,毫不拐弯抹角,可见刘备也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关于刘备的事迹,八个人之前从未听说过,了解最多的,也是最近在荆南平定了张羡之乱。可以说,在荆州,刘备的名气不大,只是因为这件事而小有名气,很多人,也根本不知道刘备是谁,又是从何而来,因何会出现在荆南。

“刘将军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机伯也已经向我们说明了一切,至于大家是个什么意思,那还要看大家是怎么想的了。”首先开口的人是荆州名士刘巴,此人出身官宦,其祖父、父亲,都曾经在大汉当过太守、将军,刘巴从小聪慧,而且胆识过人。

刘巴十岁时,父亲去征讨山贼,失败被俘,刘巴闻之,以十岁幼龄,前去山贼那里要人,并要求用自己当人质,换取父亲。

山贼们见刘巴十分孝顺,加上刘巴表现的更是不卑不亢,给山贼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些山贼也是因为官逼民反,没有活路才落草为寇的,刘巴于是趁机游说山贼,劝其归顺朝廷,不仅不追求责任,反而给予土地、房舍。

山贼们一方面感叹刘巴的孝心和胆识,另一方面,也不想再为寇,便同意归顺朝廷。

从这件事后,刘巴在荆州境内声名大噪,此后,刘巴更是以才华出众,被刘表多次举茂才,并且聘用刘巴为从事。

刘巴以为刘表并非明主,多次拒绝了聘请,依然潜心学习。

可以说,在座的八位之中,刘巴的名气最大,他这话一说出来,其余人都面面相觑了一番,开始各自表述自己的意思。

八个人中,只有蒋琬、潘濬、刘敏、马良四位年轻的才俊愿意跟随刘备一起去荆南四郡闯荡一番。

马通、马静、马伦、刘巴四人则纷纷表示不愿意去荆南。

马良见后,立刻问道:“三位兄长,你们都不去荆南吗”

马通、马静、马伦比马良年纪要大,三个人在襄阳城里都有家室,而且都各自经营着一些小生意,不愿意去荆南那么偏远的地方。

马良有些失望,又望了刘巴一眼,问道:“子初贤弟,你也不去”

刘巴点了点头,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我不去,自然有不去的原因。我多次被太傅举荐为孝廉、茂才,而且太傅多次聘请我去当从事,都被我拒绝。如果现在我跟刘将军走了,万一消息传到太傅的耳朵里,只怕太傅有有所想法,也可能会为难刘将军。我要是去了,不是在帮助刘将军,反而是害了刘将军。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的苦衷,一旦时机成熟,我会亲自去荆南与几位兄长相会的。”

整个大厅里,刘巴名气最大,但是年纪却是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刘巴曾经多次用自己年幼推掉了到刘表帐下当从事的机会,这个时候要是去了刘备那里,反而会引来刘表的怀疑。不仅会给刘备惹来麻烦,连自己也会有麻烦。

刘巴年纪虽小,但面相老成,所以面相上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出好几岁,刘备一进入大厅时,未能发觉,此时听刘巴说话的声音还有些奶声奶气的,脸上也带着稚嫩之气,便知道刘巴年纪不大。

众人听了刘巴的解释,觉得非常的有道理,刘备也不再说话了,能够有四位才俊相助,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太多了。此次襄阳之行,也算是有所收获。

这个时候,伊籍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一直在大厅外面站着,偷听着里面的谈话,这样的结果,他早已经心知肚明了。在他看来,只要马良、蒋琬愿意跟刘备一起去荆南,其余人都不去,也没有什么关系。

荆州的名士圈里,早有人对宜城马氏五兄弟做出过点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认为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蒋琬是零陵湘乡人,家本来就在荆南,虽然名气不大,但在伊籍看来,其才华,不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差。所以,在诸位朋友当中,伊籍最器重的就是蒋琬。

只是,蒋琬出身贫寒,一向为人所看不起,来襄阳求官,也屡次受阻。加上蒋琬平时不苟言笑,大智若愚,看起来跟闷头瓜一样,若不深交,根本不会知道他有什么才华。

伊籍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和蒋琬成为朋友的,二人一番交谈之后,便一见如故,而且蒋琬对事情的看法,也让伊籍另眼相看,迅速与其成为了至交。

“饭都已经做好了,今天就请诸位好友在此好好的享用一餐,其他的事情,吃饭的时候再聊”伊籍一进入大厅,便朗声叫道。未完待续。。

239刘表寿辰

伊籍的寒舍内,刘备成为了座上宾,与伊籍、刘巴、蒋琬、潘濬、刘敏、以及马家四兄弟,攀谈了许久。

经过一番深谈,刘备这才知道,潘濬是蒋琬的姨表亲,而刘敏是蒋琬姑表亲,两人都比蒋琬要小一岁,同时也是荆南一带的才俊。

三人自幼便相识,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常常形影不离。

刘备此番应伊籍邀请,总算没有白来,一连有蒋琬、潘濬、刘敏、马良四位才俊愿意跟随自己去荆南。

不仅如此,就连伊籍也在席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准备明日刘表的寿辰过后,便向刘表请行,前去荆南帮助刘备。

刘备开心不已,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当夜喝的酩酊大醉,醉话也说了一大通,接着便是向在座的哭诉自己的命运多舛,大体是说上天不公,他身为汉室宗亲,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