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2 / 2)

太平血 不开心的橘子 5575 字 2019-04-21

车厢里还有几个西殿的女官,都是服务于西王专列的,自从洪韵儿放开一些禁制之后,对萧云贵身边出现的女人管控也不太严苛了,于是萧云贵这厮在专列上安排了好几名美貌的西殿女官作为列车服务员。

萧云贵和包令各自坐回座位上,包令这个时候才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西王这么强硬,难道他真的找到了解决北部军队补给的方案虽然宁波和上海太平军的近海海军船只很多,但包令相信那些船只并不适合远航到鞑靼海峡,那西王又是如何解决海上补给线的呢

包令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但他很快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马上命令格兰特把联合舰队带回上海来,既然西王不受威胁,那就让他切实感受到压力才行。

第三百九十三章川路圣谟

望着包令等人拂袖而去,萧云贵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脑海中回想起十多天前在苏州会见日本使团川路圣谟一行时的情景。

早先萧云贵得到谭绍光在库页岛和日本人那次偶然接触的消息后,他就和洪韵儿、左宗棠、王闿运等人商议过关于日本的外交之事。

无可否认萧云贵和洪韵儿对日本人怀有非常强烈的敌视,甚至可以说是仇视心态,对谭绍光和日本的那次交易活动非常的反感,但左宗棠和王闿运说服了他们。

日本的北海道比邻库页岛,而且日本虽然一直在闭关锁国,但长崎港却一直为中国、荷兰、朝鲜等国的商人开放,同时日本并不像朝鲜一样是清朝的属国,是一个可以进行商贸、利用和拉拢的国家。

听了左宗棠和王闿运的分析之后,萧云贵和洪韵儿两人闭门密议了半天,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现阶段暂时需要利用日本,因此必须先和日本维持好关系。

萧云贵和洪韵儿到目前为止已经不是当初的愣头愤青,国仇也好、家恨也好,他们记在心里,但在行事的时候,他们必须先考虑利益得失问题,这才是一个优秀政治家该做的,而不是不管不顾一味叫嚣着要灭了小日本。况且用萧云贵的话来说,要灭日本有很多方法,可以玩阳谋也可以玩阴的。

基调定下来之后,谭绍光就收到了西王的密令,命他和日本人处理好关系,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同时对南库页岛地形和地貌要暗中进行勘测。

库页岛和庙街位置重要,萧云贵在是守是撤的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撤出这两个地方。俄国人势力卷土重来,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他们已经失去了西面扩张的机会,随后俄国北极熊这个扩张成性的巨兽必将积极的东扩。萧云贵想提前在庙街和库页岛建立据点,作为威慑和提前钉下的钉子,他不愿意看到今后推翻了满清,而关外大部分土地都被俄国占了去。

而且萧云贵也使了个坏,大连、庙街和库页岛等几个地方钉在满清的关外之地,虎视眈眈的看着关外那片地多人少的龙兴之地,满清的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三个满清军事重镇势必不敢掉以轻心。或许还会在关外编练团练或是调兵增援,这样一来俄国或许就不能像历史上那样趁着关外清军内调之际轻易吞并大片国土。关外的局面因为太平军的插足将变为满清、太平军和俄国三足鼎立。

或许有人会认为萧云贵野心太大,但作为太平天国的西王而言,萧云贵必须具备这种野心,心有多大。将来的国土才会有多大,若是你连想也不敢想的话。那么连上帝也不会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

但毕竟想和做是有区别的。大连、庙街和库页岛都距离上海太远,海上补给运输是个沉重的负担,西殿要想守住大连、庙街和库页岛就必须考虑如何解决补给问题。包令说得没错,太平军的海军现在还不大适合远洋航行,况且单纯的军事补给行动花费实在是太大了,好在日本使团的到来让萧云贵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

抱着巨大的仇视心理。萧云贵在西王府“亲切”的会见了日本川路圣谟使团一行人。经过交谈,萧云贵知道了川路圣谟的身份,他是德川幕府重要幕臣,在日美、日俄外交条约商谈和签订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川路圣谟是个改良家。对幕府还存在着幻想,死抱着已经腐朽的幕藩体制不放。他念念不忘的是“幕府改良”,而不是“幕府解体”,以改良德川幕府的办法使它继续存在下去。

萧云贵笑得更加灿烂了,川路圣谟是改良派而不是那种激进的倒幕派就好,他现在非常乐意帮助德川幕府维持日本的统治,同时进行一些改良,这些改良不会让日本像历史上明治维新那样迅速强大起来,但也不会像历史上的守旧派那样一成不变的导致国内民心尽失而加速幕府倒台。萧云贵最乐意看到的就是日本走一走满清那种改良道路,而其实骨子里根本没有改变什么。

川路圣谟这次来中国目的有两个,其一就是和太平军接触,了解太平军的实力。日本人向来尊重强者,先前被逼着和俄国、美国进行了条约的谈判,全国上下都觉得极为屈辱,可是没想到就在前不久,太平军的雇佣兵团居然和英法的舰队北上狠狠的打了俄国人。

最近一次就是俄国人在勘察加半岛重要的军港失守,让日本人震动很大。在日本人眼中,满清治下的中国不是正朔的王朝,他们一直认为宋亡之后已无中国,而满清治下的中国是日本的敌人。在19世纪初,德川幕府在全国搞了一次征文活动,题目叫如何征服清国。于是,众多日本战略家挥毫泼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大谈征服清国的策略。活动过后,将所有文章整理成册,名曰宇内混同秘策。当时德川幕府的初衷是如何推翻满清,但这玩意后来却让日本人演绎成了更大野心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对满清并不待见。

而日本黑船事件发生之后,德川幕府一改闭关锁国的思想,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是如何应对西洋势力入侵的。于是大量的日本翻译对中国的文策进行了翻译试图了解中国的现状,据说所有的资料被编为清俗纪事。但调查的结果令那些日本翻译感到绝望,他们对大唐以来的中国文明一直有着狂热的幻想,而调查发现满清现在竟是一个落后陈旧、毫无生气的国家,而且和日本一样被西洋列强欺辱着。他们的梦想至此完全破灭,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其中一部分日本翻译和华裔商人在报告完成后因绝望而自杀,由此演成了一场文化悲剧。

不过日本的绝望没有持续太久,太平军这支新兴的叛军让日本人看到了希望,他们居然能和强大的英法舰队联合一道打俄国人,而且还取得了胜利,这在日本人看来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这支叛军同时还和满清的官军在进行着战斗,战斗规模都是数万人甚至十多万人的大战,根本不是日本人可以想象的。在他们印象中,除了丰臣秀吉猴子领导的朝鲜之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